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4:37:06 来源:新闻发布网 作者:紫陌
黄岛街道开展精准滴灌式技能培训,拓宽居民就业渠道。设立社区“幸福微业驿站”、打造零工“微阵地”,帮助有手艺、想就业的居民实现灵活就业;成立幸福食堂、幸福超市等社区“微工厂”,充分开发低偿帮扶就业岗位,助力居民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;设立特色技能培训资金,免费为辖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;常态化开展“微招聘”活动,为居民提供精准、高效、贴心的就业服务……今年以来,黄岛街道不断探索“幸福微业”新思路,让居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“饭碗”,品尝到幸福生活“新甜头”。零工“微阵地”找活更便捷“感谢街道为我们这些手艺人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。现在,经常有人找我定制各种泥塑玩偶,我也能在空闲时赚取一些零用钱。”近日,在黄岛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居民管凤秀边捏制泥塑生肖玩偶边对记者说道。今年,黄岛街道聚焦居民“家门口”就业需求,依托九曲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晨光园商业街、前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“就享家”乐业服务站,通过设立社区“幸福微业驿站”、打造零工“微阵地”,帮助有手艺的居民依靠“技能”实现灵活就业增收。据悉,各社区依托城镇公益岗设立“就业管家”,他们深入社区网格,动态摸排辖区有手艺、想就业的零工群体信息,并分类制作零工信息清单和用工需求清单,以“幸福微业驿站”为纽带,搭建起“求职-就业”的桥梁。社区居民或企业如有维修、保洁、绿化等用工需求,可通过“就享家”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用工信息,社区接单后会就近派遣零工上门服务。目前,各社区已收集零工信息360多条,帮助400余名居民实现“家门口”灵活就业。社区“微工厂”“家门口”上岗日前,在黄岛街道幸福小镇幸福食堂的后厨内,师傅们正忙着为附近居民、企业职工准备午餐,他们中有的是社区居民,有的是在“幸福微业驿站”登记的周边企业的职工家属。“我就是幸福小镇的居民,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,去企业上班时间不灵活。在这里打零工,不仅有了一份收入,还能有时间照顾老人,真是一举两得。”幸福食堂工作人员马美玲告诉记者。据介绍,九曲河社区通过与市场化机构合作,成立了幸福食堂、幸福超市等社区“微工厂”,充分开发低偿帮扶就业岗位,为像马美玲这样的居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黄岛街道已通过企业运营反哺的方式帮助83名就业困难居民实现了“家门口”就业。培训“微技能”就业路更宽“目前我正在找工作,通过了解比较,我更倾向于找个充电桩安装运维员的岗位。然而,由于我缺乏工作经验且未参加过相关专业技能培训,导致求职变得困难。幸运的是,街道让我参加了免费的充电桩安装运维技能培训,这让我对找到理想工作充满了信心。”居民宋云磊表示。今年以来,黄岛街道以城乡低技能、低收入、高失业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“两低两高”群体为重点,深入摸排就业困难人员底数,联合重点用工企业、第三方优质培训机构免费向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电商直播、收纳师、育婴师、电焊工、充电桩运维管理员等特色技能培训,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技能需求。为给社区青年提供夜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,九曲河社区“就享家”乐业服务站与新华书店联合创办青年夜校,不仅教授视频剪辑、美妆等实用技能,还链接高校资源,聘请青岛滨海学院等驻区高校的教师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,帮助青年提升自我、增强就业竞争力。记者了解到,2006年以来,黄岛街道长期设立特色技能培训资金,为辖区居民开展免费技能培训,截至目前已惠及居民2万余人。仅今年以来,就举办特色技能培训13场,惠及居民3000余人,开展精准滴灌式技能培训402人,实现再就业386人次。精准“微招聘”求职更高效“找工作不用到处投简历了,家门口就可以实现‘专人帮扶’,甚至在手机上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前湾社区居民薛超对精准高效的“微招聘”赞不绝口。此前,薛超一直在家带孩子,现在孩子长大了,她很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。在一次常态化开展的社区“微招聘”活动中,薛超向就业服务专员表达了求职意愿。在了解了薛超的基本情况后,就业服务专员很快便为她匹配了一份按件计酬的工作,现在薛超已成功入职,实现了挣钱和照顾孩子“两不误”。为更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,盐滩社区、九曲河社区不断拓展“就享家”乐业服务站的覆盖面,在商圈、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流动服务站,安排专人常态化做好就业创业政策解读、岗位推荐等服务,并依托“就业创业一张图”电子导引、“智找活”灵活就业供需平台、“职海冲浪”等线上渠道,为辖区居民进行岗位推荐、就业创业政策解读以及社区“微招聘”等活动。今年以来,各站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6000余份,举办“家门口”就业创业讲座8场,联动300余家企业开展“微招聘”活动19场,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,成功帮助1320名居民实现就业。下一步,黄岛街道将推进“就享家”乐业服务站建设,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、下沉服务力量、创新服务模式,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直达基层、提质增效,让就业服务更多、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,让群众就业创业有门路、技能提升有渠道、幸福生活有保障,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。(大众新闻·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霞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